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介绍
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以下简称墨脱观象台)于2019年批准成立。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正南方向与印度交界,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藏东南区域作为青藏高原水汽输送通道的前沿,影响着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开展藏东南雅鲁藏布河谷区水汽通道及云降水结构的综合观测,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的变化规律,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对提升藏东南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乃至西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更好的服务国家安全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依托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围绕藏东南大气水分循环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立体气候关键区的功能定位,着眼综合观测、观测数据支撑能力建设,力争把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打造成集区域超级观测、数据开发、科学实(试)验于一体的研究型业务工作平台。
按照“一站多址、一站多用”的设计思路,观象台主站为墨脱有人值守观测站,副站为国家级有人值守的林芝、波密、察隅、米林4个观测站。此外,将分布于喜马雅山脉东侧、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雅鲁藏布大峡谷一线的朗县、工布江达、八盖、通麦、玉许、米堆、墨脱、派镇、西让、德尔贡、背崩、24K、52K、80K等多个无人气象观测站纳入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站网布局。
一是开展藏东南复杂地形下大气水循环和水汽通道观测。沿峡谷自南向北的不同海拔梯度架设了涡动相关地表能量平衡和辐射平衡观测系统,其中包括1部云雷达、1部微雨雷达、1部风廓线雷达、1部激光云高仪、1、部降水现象仪器、1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1套GNSS水汽观测仪、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个省级气象观测站18个省级单雨量站,3套环境监测站、1套应用气象站(茶叶)、7套专项站。二是开展藏东南高原立体生态观测。开展的观测项目包括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气溶胶(光学厚度、黑碳气溶胶)。三是开展青藏高原臭氧低谷观测。开展观测的项目主要有反应性气体、地面臭氧、臭氧总量(O3)等。
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围绕藏东南大气水分循环与生态环境综合观测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立体气候关键区的功能定位,着眼综合观测能力、观测数据支撑能力建设,力争把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打造成集区域超级观测、数据开发、科学实(试)验于一体的研究型业务工作平台。
墨脱观象台围绕“藏东南大气水分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及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科学目标,建设藏东南大气水分循环三维立体综合观测站网,进行陆气、水汽通量、森林、冰川、积雪的综合立体监测工作;研究水汽输送对高原低涡、切变线、南支槽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探讨藏东南地区水分循环对周边水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围绕藏东南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气候敏感性等评估需求,开展森林生态、冰川冻土的监测工作,揭示森林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