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介绍
三峡水库丰富的水能资源在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和内河航运干线地区;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宜昌考察,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宜昌作为三峡库区的交界区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建设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对三峡库区的极端天气以及其影响下的水文地质灾害等有很好的监测预警作用,对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以及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等起着关键性作用。
![]() |
![]() |
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站内布局 | 宜昌气象观测站网 |
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大保护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三峡库区长期、连续的陆-气、水-气通量监测研究以及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东西地形过渡区的天气、气候和生态等监测研究。
采用“一站多址”的布局,建设以本站观测试验场为中心,以宜昌国家天气雷达站、秭归国家基准气候站、三峡国家气象观测站为依托的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
在三峡库区宜昌剖面左右岸不同海拔高度建成8个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剖面观测系统;
三峡库区周边建成7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宜昌国家天气雷达站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S+X双波段天气雷达智能协同监测网;
在宜昌东部平原大风易发区远安县、枝江市建设2部风廓线雷达,与宜昌、秭归风廓线雷达共同组成覆盖三峡近坝区、沿江河谷和东部平原的区域三维立体监测网;
在本站观测试验场建成高空气象观测站、地面基准气候站、基准辐射站、大气成分观测站、空间天气站、酸雨自动观测仪、闪电定位仪、负氧离子观测仪、轨道植被观测系统以及由风廓线仪、气溶胶激光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地基GNSS/MET水汽监测仪组成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等先进探测设备,搭建了一个围绕三峡库区气候系统多圈层的综合观测网,覆盖了从地面到高空大气多种物理参数的三维、立体监测,可获取长时间序列、公里级分辨率的多圈层气象资料。
学科方向是极端天气与生态水文气象,研究领域包括:综合气象观测与资料分析应用研究、极端天气形成机理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生态与气候服务技术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