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概况

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由中国气象局于2019年1月批准,在原有五营国家级观测站、五营国家一级林业气象试验站、五营森林生态气象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处于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中的“东北森林与松嫩平原生态综合观测区”,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观象台。

  

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业务布局采用“两主五辅”模式,依托原五营国家气象观测站和五营国家林业气象试验站,统筹周边的五营林业生态气象观测站、丰林综合气象探测基地、伊春国家基本气象站、伊春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伊春国家天气雷达站的气象观测业务,对接国家级任务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集约建设代表性好、目标明确、特色显著、满足需要的国家气候观象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依托丰林县气象局(原五营区气象局)开展建设与运行,目前参照省局直属业务单位管理方式管理。设台长1名,副台长1名,负责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与日常业务运行管理;设总师1名,负责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研究型业务、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及科研工作管理;在丰林县气象局设置专职岗位,负责国家气候观象台日常事务,为科研团队提供后勤保障。


人员调配

按照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承担的实际任务,科学测算人员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岗位,根据国家政策动态调整人员编制。优先招录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业务急需的专业人才。统筹全省科研、气候、生态、数据等方面人才与技术资源,以丰林县气象局现有业务技术人员为主建立综合业务运行与保障团队,以省级业务单位人员为主建立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团队,保证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日常运行和研究型业务建设需要。


业务管理

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综合观测业务由观测与网络处直接管理,研究型业务与科研工作由预报与科技处管理,伊春市气象局协助管理。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和年度工作需要,省局每年下达国家气候观象台工作目标,细化考核要求,规范管理。鼓励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创造性开展工作。保持伊春国家基本气象站、伊春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和伊春国家天气雷达站的现行业务管理方式。


建设目标

(HIMOS)的统一数据环境和业务环境,建设东北森林生态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以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的研究型业务,提高东北森林带气象科技创新水平;贯彻中国气象局卫星遥感综合应用能力体系建设部署,充分发挥东北森林带资源优势,形成星地一体化的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组建国省联动的业务和科研团队,培养一支高层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尽快将五营国家气候观象台建成合作广泛、声誉良好、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气候观象台。


链接

台站导航

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