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概况
烟台市政府与山东省气象局签署共建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加强综合观测能力建设和观测试验,是提升海洋气象观测科研服务能力的有力举措。双方将按照“全面合作、互惠互利、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推进长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在区域气候变化研究、海上灾害性天气的机理和预报方法、海洋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国家海洋气象科学试验高地。
地址位置
长岛地处黄海、渤海交汇之处,是开展北温带海洋气象观测的极佳位置,也是深入研究温带海气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海陆交界区响应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以及黄河入海口周边生态保护等科学问题的关键区域。
长岛观象台属于环渤海陆-海-气综合观测区,是北方海域唯一一个海岛型观象台。
基础条件
长岛观象台拟以现长岛国家基本气象站为主体组建。长岛站所在长岛县气象局占地面积约8127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753平方米,现有在编人员10人。距离长岛站西北约7.8公里处建有占地面积约9167平方米的长岛海洋气象观测基地。
![]() |
![]() |
长岛国家基本气象站 |
长岛海洋气象观测基地 |
综合观测系统
近海综合观测系统:48个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站、64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714雷达、6部风廓线雷达、2个L波段探空站、35个GNSS/MET 水汽监测站, 6个大气成分站、2个沙尘暴站,8个酸雨观测站,2个辐射观测站。7套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个卫星数据中规模站、1套风云卫星数据接收系统。
海基观测系统:17个海岛站、离岸2公里范围内自动气象站共63个、10个船载自动气象站、6个浮标气象站。
-
长岛观象台按照一站多址建设,以长岛站为中心80km范围为核心区,200km范围为外围区,400km范围为拓展区。通过核心区、外围区和拓展区的统筹建设,形成“一台一网一联合”的站网布局。
-
积极推动开放试(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引进科研项目落地,实现观象台“一站四平台”的功能定位。
-
开展环渤海陆-海-气相互作用及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
开展海上灾害性天气的机理和预报方法研究
-
开展海洋以及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研究
-
开展海洋气象协同观测应用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