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无人机高光谱协同观测滨海湿地植被生态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来源: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

字体: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联合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在辽河口自然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域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滨海湿地植被生态遥感观测,成功获取高光谱湿地植被生态数据,给湿地做一次三维“CT”。

本次联合行动聚焦滨海湿地这一生态瑰宝,尤其对其核心植被带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精准“把脉”。作业团队操作专业遥感无人机,依据预设网格化样区在特定高度实施多频次飞行采集。此次行动成功获取了覆盖广袤湿地区域的多时相高光谱植被生态数据集——系统捕捉了核心保护区内标志性翅碱蓬群落、芦苇带及其他关键湿地植被的高光谱信息细节,深度揭示了植被空间格局及地表结构的真实形态。

本次成功采集的高分辨率、立体化数据,其深远科学价值正在湿地研究的多领域迅速延展。宝贵的数据集首先将精确支撑辽河口滨海湿地"红海滩"翅碱蓬群落的健康状况遥感反演与保护力提升评估,助力描绘海岸侵蚀防护效能图景。更为关键的是,丰富的光谱信息将无缝融入生态动力学模型,用于探明各类湿地植被如何响应水位波动、土壤盐渍化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复杂干扰机制。无人机获取的多维数据,不仅为解析湿地碳汇潜力与水文通量等核心生态功能提供了崭新的量化依据,亦将为国家尺度的滨海蓝碳调查提供技术方法借鉴,为区域湿地健康管理装上了一套敏锐的“生态听诊器”,标志着我国滨海湿地数字化精细化监测进入崭新里程。

(作者:孙铭谦   审核:张美玲)


链接

台站导航

头部